校企合作提升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鲍宜周

在当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下,用人单位对兼具深厚理论基础和优秀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愈发迫切。同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越来越注重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学科,通过深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连接教育与产业,既能够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与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对接行业需求,又能够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使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提前锁定并培养符合自身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标准相契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紧密贴合企业岗位标准。对此,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岗位标准分析,包括岗位职责、能力要求、职业素养,据此构建涵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经验结构、人格结构等既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又紧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的目标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制定或修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企业专家自身经验和市场需求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标准高度契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标准的匹配度,确保人才培养的时效性与前瞻性。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内容与企业职责要求相匹配。为确保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并胜任企业工作岗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内容应紧密匹配企业的实际职责要求。一是调整与更新课程设置,强化与企业实际运营紧密相关的课程,引入行业前沿理论知识和数字技术,保障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二是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加深对管理工作职责的认识与理解。三是注重跨学科融合,将经济学、信息技术、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应对企业业务迅速拓展与复杂性提升的客观挑战。四是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企业管理实践,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与企业技能框架相承接。企业技能框架是衡量员工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应深入解析企业技能框架,从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行业特定技能三个维度挖掘技能点。基于此,应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确保核心课程与企业关键技能点紧密对应;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理念,根据企业技能框架划分课程模块,允许学生按照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程比重,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企业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所学技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育人模式与企业工作方式相贴近。当前,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不断调整育人模式,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企业工作并发挥实际作用。一是教学方法与企业培训接轨。引入企业内部培训中常用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商业模拟等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二是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契合。开设职业规划、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课程,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参加行业讲座,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念,为日后融入企业环境、实现个人价值奠定基础。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导向对接。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举办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引导学生关注行业趋势,寻找创业机会,激发创业热情,提升创业能力。四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结合。重视工商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企业管理工作实践背景的教师,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挂职锻炼,或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兼职教师,构建一支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师资队伍。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评价体系与企业技能考核相关联。企业技能考核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多个维度。因此,为与企业技能考核体系接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应主动了解和研究企业技能考核标准,将其融入自身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拓展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与企业建立合作评价机制,邀请企业专家根据学生在实习实训、企业项目合作中的表现,对其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既让学校根据企业反馈调整评价体系,又使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评价工作来选拔和培养人才,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任务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实现培养目标契合、教育内容匹配、课程结构承接、育人模式贴近以及评价体系关联,为社会发展、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作者为徐州开放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徐州市社科联项目“徐州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优化举措研究”〈编号:24XSM-185〉的研究成果)

Tags: